一 引言
細致的前期工作
大于營風電場作為東北電網有限公司授予的第二家“電網友好型風電場”,海拔1200~1600米,距赤峰市區有2個多小時的車程。不到8時,記者一行便從市區出發,一路在山間鄉野中穿梭,迎來的是漫山遍野的荒草和愈漸厚實的白雪。到達現場后,撲面而來的是凜冽的寒風,一座座高大潔白的風機錯落有致地排列在渺無人煙的高山上,像一位位傲然挺立的戰士,在吹拂中轉得不亦樂乎。敞亮整潔的監控室內,“安全運行、精心操作”幾個大字顯示在正對著大門的液晶牌上,時刻提醒著工作人員把安全運行放在第一位。液晶牌對面,掛著銀色的牌匾,“東北電網友好型風電場”幾個大字赫然醒目。
自項目開工建設以來,國電科環赤峰風電公司充分利用優質的風力資源,把建設“電網友好型風電場”作為工程目標之一,力爭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該公司安全生產部主任徐忠世介紹說,公司在風電場規劃、設備選型、工程施工等各方面,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緊緊把握風電施工季節性強和地區的氣候特點,精心組織,周密計劃,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克服了氣候環境惡劣等一系列困難,加強現場監督,確保了施工的安全和質量,為滿足電網要求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2011年6月29日,大于營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并網試運行;2011年8月18日,三道溝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并網試運行。徐忠世說:“特別是在申報‘東北電網友好型風電場’之前,我們進一步完善了風電場并網的涉網技術,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工作。”
創新的技術標準
建設“電網友好型風電場”對風機整個系統的要求非常嚴格。該公司計劃部主任李占軍介紹說:“與其他風電場相比,‘電網友好型風電場’主要具有三大特點,一是風機具有有功無功自動調節和低電壓穿越能力;二是風電場擁有風功率預測系統,能夠完成風電場短期功率預測;三是集中優化配置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控制系統,實現風機的遠程調節控制。”國電科環赤峰風電公司創新了技術標準,將風電場綜合控制標準定位為最佳,因此,對風電場各個環節的保護、不同環節的信息融合、儲能的綜合控制、通信的可靠性等要求更高。大于營風電場通過實施有功功率控制系統、無功功率控制系統、風電場電能質量在線監測系統、風電場功率預測系統、風電場監控系統、風電機組低電壓穿越能力和風電機組低頻穿越能力等七大功能模塊,確保達到“電網友好型風電場”的各項標準。
據介紹,有功功率控制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自動控制有功功率的變化率,自動接收調度部門指令,具有按照調度下發出力曲線調整有功出力功能并自動計算風電場最大發電能力。作為重要特點之一的無功功率控制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自動控制風電場電壓及功率因數,自動接收調度指令并按照要求調整風電場出口無功功率或并網點電壓。另外,風電場功率預測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能夠對風電場有功功率實現日前和超短期預測,與調度部門具有通信功能,定時上報預測結果并具有自動接收氣象數據功能。作為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首座“電網友好型風電場”,大于營風電場風電項目具有良好的協調功能,確保了商業運行的可靠性,實現了國電科技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風機設備制造向集風機設備制造、風機設備現場實驗研究和風力發電運營等綜合產業的延伸。
優質的人力資源
國電科環赤峰風電公司的員工深植“家園·舞臺·夢”的企業愿景,用始終堅守的堅強意志奮戰在生產第一線,把璀璨的年華奉獻在風電場,確保了風電場的安全可靠運行,把優質的電能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電網。
“這邊的氣候環境比較惡劣,有的時候風速能達到37米/秒,體重輕點兒的人能直接被風刮倒了。”徐忠世經常駐扎在風電現場工作,飽受著刺骨的嚴寒,他說道:“我們最害怕的就是下雪,每次下雪,我們就要在雪凍住之前,把雪全部清掃到大院外面。可偶爾天公不作美,有時候頭天剛清掃完,第二天又開始下雪了,單是掃雪工作就要周而復始的進行好多次。”
國電科環赤峰風電公司安全生產部副主任邢廣衛說起在風電現場的故事時,一臉自豪。“工作是我們平時生活的全部,看著每臺風機都能正常運轉,是我們最欣慰的事。”問起獨自在這邊生活苦不苦時,他靦腆一笑,說道:“生活,在哪兒都一樣,關鍵是你能不能愛這一行。雖然很忙,也很累,但卻過得充實,很有成就感。我們每天都能感受到付出的快樂,感覺到自己在進步。”
該公司安全專責劉岐旺是現場經驗豐富的老專家之一,在談起一次排除障礙的過程時,他娓娓道來:“2月8日那天,正刮著大風,風機的下引線出現了接地障礙,我們不得不及時處理。當時的氣溫大概有零下26攝氏度左右,人站在外面已經相當受不了了,還要爬到桿上去,可謂是難度和環境都非常差。但是如果問題出現時間長了,對設備的再次并網將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在確保條件安全的第一時間,我們組織了五名員工立即到達故障現場,進行修復。”劉岐旺說,“到達現場后,我們發現在巨大的寒風中,想要保證人不被吹歪幾乎是不可能的,給現場的問題修復帶來了極大的考驗。思前想后,我們決定采用‘人護法’,就是在綁好安全纜繩后,一人抱住纜桿用來固定位置,一人攀爬上去緊抱纜桿進行施工。在經過一個小時刺骨寒風的侵蝕后,我們終于完成了障礙排除,那時候每個人已經凍得連手都伸不開了,可心里卻是美滋滋的。”